榜样力量


西部计划志愿者杨莉:青春向下扎根,收获向上生长的无限可能



来源: 作者:时间:2025年03月31日 17:09






杨莉,女,布依族,2000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,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(健康医药现代产业学院)医学信息工程专业,现服务于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洒把村。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有人追逐繁华都市的霓虹,有人选择扎根沃野的星光。2024年7月,刚从大学毕业的杨莉毅然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,带着炽热的理想奔赴白水镇洒把村,在24岁的年纪用脚步丈量乡土,以青春浇灌热忱,在西部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。

抉择: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的青春转身

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,杨莉毅然选择了驻村工作,为当地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当同龄人穿梭于写字楼与咖啡厅时,杨莉的办公桌是洒把村委的木桌,当社交媒体充斥城市青年的精致生活时,她的朋友圈记录着防火巡查的山路、村民丰收的笑脸。面对村干部平均年龄45岁的现状,杨莉担当的是数字化办公的"技术员",又是政策宣讲的"翻译官",更是留守老人的"贴心闺女"。森林防火季,杨莉跟随村干部翻越山头,对火患风险区进行排查、科学指挥、科学决策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;雨季来临前,她又同村干部一起帮助独居老人加固屋顶;农忙时节,她还和村民们一起收庄稼,感受丰收的喜悦,这些琐碎却温暖的日常,正是西部计划"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"的生动体现。洒把村的改变悄然发生,面对村民最初"城里丫头吃不了苦"的质疑,杨莉用200多个日夜的坚守交出答卷,驻村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,述说着这位青年党员从"外来者"到"自家人"的蜕变历程。

破茧:在乡土中国实现青年价值  

杨莉的故事不是孤例。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,超过50万名青年像蒲公英种子般散落在西部的沟壑山岭。他们在脱贫攻坚战场书写"山乡巨变",在乡村振兴征程培育"希望之花",用专业学识破除"数字鸿沟",以青春热血激活基层治理的"末梢神经"。这项由团中央、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实施的政策,不仅搭建了青年成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桥梁,更让"青年服务国家"从口号变成掷地有声的实践。

青春,不止在城市的玻璃幕墙里,还在老乡粗糙手掌传递的温度中。如今,越来越多青年正接过时代的接力棒,他们深知:基层虽苦,却是离土地最近的地方;乡村虽远,却能听见时代最深沉的脉动。当青春选择向下扎根,收获的将是向上生长的无限可能。这,正是西部计划最动人的价值,它让青年在与大地对话中找到人生坐标,让广袤西部在青春激荡中焕发新生机。青年们的足迹,终将绘就新时代中国最蓬勃的青春图景。